“天际线”系列新书《林中足迹:森林与河岸的秘密生活》是英国著名博物学家约翰·利斯特-凯在苏格兰高地上观察了四种鼬科动物——伶鼬、狗獾、松貂和水獭——后写下的笔记,近期由译林出版社推出。它以诗意的语言和细腻生动的观察,为我们呈现了苏格兰高地的壮丽风光,也为我们展现了鼬科动物精彩的秘密生活。
近日,该书在思南书局举办了一场新书分享会,为我们揭开鼬科动物的神秘面纱,也引领我们暂时忘记都市生活,走进自然。这本书的译者邱墨楠、封面插画师郑南七白以及编辑许丹,围绕这本书的内容、封面创作和她们的自然观察实践,进行了对谈。
作为这本书的第一读者,译者邱墨楠与我们分享了她的阅读感受。她认为,书里所描写的这些野生动物都是苏格兰高地的原住民,在我们异乡人看来可能猎奇,但对于生活在那儿的人来说,它们就像我们身边的比如上海或华东地区常见的黄鼠狼、喜鹊、鹊鸲一样稀松平常。写特别的事物容易,但如何把身边“平常”的事物写得有生气却很难。而这本书里的每一种小动物都被作者写得栩栩如生,如在眼前,这应该就是作者日复一日的观察结果。
邱墨楠有着丰富的自然观察经验,她受到书中狗獾内容的启发,自己也去紫金山观察到了狗獾,并且写了一篇特别精彩的《寻獾记》作为这本书的译后记。她在现场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去紫金山寻找狗獾的经历,引起现场读者的强烈兴趣。
作为封面插画师,郑南七白则与现场读者分享了自己创作封面插画的思路和历程。创作自然插画除了绘画的基本功以外,也需要掌握丰富和严谨的动植物知识。因为这本书描述的是苏格兰高地的鼬科动物,郑南七白查阅了很多资料,以了解四种鼬科动物的细节,以及苏格兰高地的生态。最终呈现的画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,背景是一条河流,一只水獭从水中潜出脑袋,树枝上站着松貂,狗獾从灌木丛中伸出大半个身体。最吸睛的莫过于前景中的伶鼬,因为透视比例在画面中占据了较大的位置,而旁边的一串狗獾脚印恰到好处点了题。郑南七白说:“狗獾脚印是当时创作的难点,还好邱墨楠老师提供了资料图片,才有这样准确的呈现。”
该书编辑许丹在分享会上提出了一个引人思考的话题,那就是每一个折服于大自然魅力的人,都不免会思考起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。而观察野生动物,也需要将自己置于一个合适的与动物对等的位置上,把人类的自我先摆在一边。在《林中足迹》中,利斯特-凯在观察伶鼬时,常常在内心祈求这种小动物能够接纳他,毕竟人类狩猎者的形象已经深深植根在动物的集体意识中了。
对此,邱墨楠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:“我在自然观察之初,‘人类中心自我意识’也很强,但后来慢慢意识到了这一点,约翰·利斯特-凯的自然观对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我想,放弃人类高高在上的姿态,将自己融入自然,就会有更多的收获。”
申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